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进“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深度研究与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进“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深度研究与思考

67阅读 2021-11-18 06:42 行业

我国正处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而产业振兴正是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茶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领域和优势产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深远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进郴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近,我们在组织编纂《中国茶全书·湖南郴州卷》一书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贯彻郴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对此作了一些深入研究和深度思考。

一、高点定位,切实把郴茶产业纳入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郴州开局起步的关键期,也是郴州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发力期、综合优势转化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市委书记刘志仁在市第六次党代会的报告紧紧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的总目标,准确鲜明地把“产业立市”列为“六市”总要求之首,把郴茶产业列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四大百亿”产业之一,把“郴州福茶”列入提升“四大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之中。这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振兴郴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表明了对郴茶产业的高点定位,切实把郴茶产业纳入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这完全符合郴州市情,符合郴茶产业的历史现状和优势前景,顺应了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

(一)从历史文化层面看,郴茶产业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产业。郴州自古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九仙二佛之地”,是道教、佛教发展之福地,故郴州又别称为“福城”。郴州是茶祖神农发现茶叶、肇始农耕文明的故土。郴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故事溢彩。神农在资兴的汤溪狗脑山发现茶叶和指导百姓种茶,郴州百姓将茶叶叫为“福茶”,释全真无量寿佛一世茶缘活到138岁,“苏仙橘井泉香”,陆羽品鉴“天下第十八泉——圆泉”,中国茶出内陆下南洋的“湘粤古道”等系列故事,有记载,有传说,有遗址,极大地丰富了郴茶历史文化的内涵。郴州茶文化高度融合了郴州特有的神农文化、福地文化和寿福文化。“郴州福茶”历史文化在全国都是独特的。

(二)从自然环境层面看,郴茶产业是地域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郴”字,意为林中之邑,故郴州别称为“林城”。郴州地处湖南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交汇点,山水奇秀,生态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94%。茶产区主要分布在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两大山脉山林高密、溪流纵横,常年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生产的茶叶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味,深受饮茶人的喜爱。在茶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前期出现过宋代贡品“狗脑贡”“冷泉石山茶”,明代贡品“五盖山米茶”,清代“玲珑茶”“东山云雾”等历史名茶。之后,五盖山米茶、汝白银针、安仁豪峰、郴州碧云、南岭岚峰、龙华春毫、莽山翠峰、莽山沁、莽山瑶山红、东江云雾、回龙秀峰等一批名优茶多次获国家、省级奖项。郴茶品质特征明显,最突出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清悠高长,滋味浓醇甘爽。其中绿茶具有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甘爽的品质特点;红茶具有花密香悠长,滋味浓醇甘爽的品质特点;白茶具有花毫香,味甘醇的品质特点;青茶具有花香悠杨,韵味醇厚的品质特点。郴茶系列品牌中富含硒元素,茶多酚含量高出我省平均值10%。这些特点和优势都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

(三)从现有基础层面看,郴茶产业是“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和部门、茶行业组织、全市茶企、茶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百亿茶产业,抓好品牌发展、产业扶贫、乡村振兴”这个中心工作,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基地提质改造、茶文化挖掘、茶文旅融合、茶类拓展和品质提升等方面狠下功夫,郴茶的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茶产业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茶企、茶农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得到了加强,茶农收入和企业效益逐年增长,以茶为媒的茶文旅一体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茶产业综合效益不断增加。据2020年底统计,全市有茶叶生产经营主体277个,其中茶企98个(规模茶企31个),专业合作社200个,有茶馆500余家,茶业从业人员20余万人。全市茶园面积达到41.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26.52万亩,野生茶面积16万亩,干毛茶总产量1.4万吨,生产产值37亿元,综合产值达62.9亿元,茶旅产值3.7亿元,支付贫困户采茶及各项工资1.2亿元,实现税收0.37亿元,出口产品300吨,创汇2000万美元。实践证明,发展茶产业不仅是精准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支柱产业,更是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柱产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产业已经成为民生大产业、百姓致富宝。

(四)从发展潜力层面看,郴茶产业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的优势产业。郴茶产业在全省同行业中已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优势。一是茶园面积排全省第三位,仅次于湘西和益阳。二是品质优良。因独特的山地条件和气候特征,郴茶品质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汝城的白毛茶、桂东的玲珑茶、资兴的狗脑贡、宜章的莽山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名气。全市茶树良种化提高到85%。三是茶企规模不断扩大和硬件条件大为改观。郴州茶企现有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十家省级龙头企业,年产值超亿企业有四家,五千万至一个亿的企业有十家。我市资兴狗脑贡茶叶有限公司和桂东玲珑王茶叶开发有限公司的厂房设备规模在全省一流。四是品类众多,茶类结构优化,且各具特色。郴州历史上产茶均以绿茶为主,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的引进,我市现在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等多茶类发展,还引进了黄金芽、乌龙茶等品种和加工工艺,现有几家企业还与高校合作开发出了保健茶系列,以满足市场需求。五是品牌建设不断推进,成功创立了区域公用品牌——“郴州福茶”并正在不断提升影响力。资兴狗脑贡茶、桂东玲珑茶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桂东玲珑茶2019年评为湖南省十大名茶,全市已有50余个品牌荣获省级、国家级茶叶评比会、农博会、茶博会金奖、中茶杯特等奖和一等奖。郴州作为“天下第十八福地”,福地产福茶,将郴州茶公用品牌命名“郴州福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于2019年12月28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注册,“郴州福茶”9个团体标准2019年4月30日经国家标准委员会主管的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审查公布。“郴州福茶”区域公用品牌在2020第十二届湖南茶业博览会上冠名推介,标志着郴茶产业开始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郴州福茶”将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品牌,成为高品质的生态茶、健康茶、幸福茶。全市茶企将在“郴州福茶”公用品牌的引领下,团结一致,抱团发展,更加筑牢郴茶地位和发挥郴茶优势,为早日实现郴州“百亿茶产业”目标而聚力。

二、高位推进,积极探索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基础优势和广阔前景,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此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发展方略和对策措施。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郴茶产业发展中存在以下“八大瓶颈”制约:一是绿色生态茶园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有机化程度相对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经营主体存在“多小散弱”;三是品牌体系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大;四是科技转化率低,没形成茶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五是营销方式滞后,营销体系不完善;六是产业链条不完整,三产融合不紧密;七是专业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平台及机制不健全;八是茶产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不落地。针对以上瓶颈和问题,应采取精准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从而有效推动郴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我们认为,这是指引中国茶产业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茶经”。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用心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这篇大文章,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坚持高位推进,积极探索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站在历史新征程上,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问题导向、提质升级,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全面协同、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按照“转方式、强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创新思维,科技兴茶,文化促茶,以市场需求和品质提升为导向,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为目标,不断推动郴茶产业生态优质发展,优化茶类产量比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打造郴州特色品牌,做实茶产业科技体系,推动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综合发展,从而实现“四个提高”即提高郴茶品牌影响力、提高郴茶产业竞争力、提高郴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郴茶产业的综合效益的目标。按照《郴州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到2025年,把“郴州福茶”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五个十亿元级主产县,十个亿元级茶乡小镇或专业村,培育五个亿元级龙头企业,十个五千万元以上龙头企业,50个千万元级茶庄园,100个百万元级茶馆茶店,10万个销售网点,茶旅游每年1000万人次以上。全市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茶三万吨以上,茶业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使郴茶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一)致力绿色增效,推动郴茶产业生态优质发展。

绿色是郴州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郴茶产业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处理好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实现生态高质量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应坚持以建设绿色生态茶园为重点,着力做优茶产业生产体系,推进基地规范化。针对我市绿色生态茶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应全面抓好绿色生态茶园规模化、标准化、有机化建设,把我市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绿色生态茶产地。一是大力推进绿色生态茶园规模化。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各县市区应扩建茶叶基地,稳步有序地将分散经营的茶园集中管理,推行茶园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等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规模化水平,夯实茶叶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大力推进茶园标准化。实践证明,茶叶标准示范园在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辐射和带动区域茶叶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坚持科学规划,夯实从茶园到茶品的高质量发展基础。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园、示范园、精品园建设,尤其应重点支持千亩茶叶标准示范园、万亩茶叶标准示范园建设工作。三是大力推进茶园有机化。茶园有机化是提升茶园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应持续以推进有机茶园为抓手,大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地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行茶叶“三品一标”品牌认证、种植基地GAP(良好操作规范)认证、产品SC(生产许可)认证和加工企业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认证,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茶叶产品溯源机制和市场监管体系,确保企业推进和规范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叶生产,力争五年内绿色食品认证茶叶基地达60%以上,把茶叶产业建成健康、绿色、环保产业。

(二)致力强企创牌,推动郴茶产业强势高效发展。

茶企是茶产业发展的主体,而茶品牌是茶企信誉的凝结和形象的展示,是致胜之宝,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针对我市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应以实施“强企创牌”战略来推动郴茶产业强势高效发展。

1、强龙头,做大郴茶产业经营体系。一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园区包抓帮扶、龙头企业培育、产业联合体创建为重点,推进郴茶产业经营主体提档升级。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把现有茶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按照龙头引领、联盟联合、集群发展的思路,着力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产加销组织化程度。探索跨区域整合资源组建大型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格局,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支持潜力大、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带动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各级有关部门应深入开展包抓帮扶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工作,不断提升园区的生产、加工、营销水平,提升园区示范带动能力。二是推进精深加工。充分发挥郴茶产业品质优势,坚持春夏秋茶并重,高中低档搭配,绿茶与红茶并举,初、精、深加工兼顾,科工贸联合,大力推进茶叶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按照茶叶标准化技术规程和清洁化生产要求,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注重发展高端茶产品,扩大生产袋泡茶及茶多酚、茶多糖和茶色素,丰富茶叶花色品种。三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用好线上线下两种资源,立足省内市场,做大国内市场,扩大国际出口,制定鼓励茶企扩大出口的支持政策,支持授权茶企在省内外建立销售窗口。建设郴茶交易中心和产地原料市场;建议市规划、商务、人社、文化等部门积极支持由北湖区政府正在规划实施的原市区万华机电市场升级改造为“郴州福茶国际文化城”建设项目,并配套建设“郴州福茶”博物馆和“郴州福茶”文化广场,改变郴州目前有茶无市现状,打造丰富多彩的郴州茶历史、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宣传窗口。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茶叶电子商务发展,培育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促进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

2、创品牌,做强郴茶产业品牌体系。一是提升“郴州福茶”区域公用品牌。坚持以“郴州福茶”品牌为引领,把郴州茶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围绕实施品牌战略目标,走真正集团化之路,充分发挥“郴州福茶”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郴茶品牌整合,稳步推进郴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推动品牌、包装、质量、标准、宣传、监管“六统一”,同步建立品牌管理、市场管理等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郴州福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建议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牵头组建“郴州福茶集团有限公司”,聚力我市茶企、茶品牌抱团发展,集团成员企业之间要在研发、采购、加工、销售、管理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协同运作,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管理新的商业模式,拓展市场,做大做强郴茶产业,做响“郴州福茶”品牌,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资本运作,助推“郴州福茶”上市。二是壮大茶企品牌。支持茶叶生产企业开展SC认证、企业商标注册,鼓励企业作为品牌经营主体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下的企业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培育企业文化,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支持品牌授权茶企参与各类品牌评选活动,持续提升郴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多平台、多载体、多途径开展郴茶品牌和茶文化宣传推介活动。通过举办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加大营销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各产茶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品牌授权茶企走出去。开展茶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形成一部宣传片、一个形象口号、一个LOGO、一个宣传折页、一个包装、一首歌(或诗赋)、一部微电影,为郴茶品牌注入更深厚的文化内核。

(三)致力科技创新,推动郴茶产业持续振兴发展。

科技创新是郴茶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郴茶产业发展潜力在科技创新引领。针对我市科技兴茶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做实茶产业科技体系,突破郴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支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良种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根据郴茶产业自然条件和适制茶类,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做到适区适种、适区适制,充分发挥品种特性,持续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鼓励科研机构和茶企开展新资源引进、新品种选育和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确保每个产茶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市级和一个县级繁育圃或品种保护示范园,实现优质良种茶苗自给有余。建议市农业农村部门和科技部门积极支持恢复“郴州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争取这一国家级示范场能得到国家、省的支持。同时,重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系统调查、收集、保存、鉴定评价郴茶树种质资源,对全市现有茶树种质资源尤其濒危种质资源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强化科研联合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茶产业科研体系建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结合。建议市农业农村部门和科技部门积极支持建立“郴州市茶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抓住刘仲华院士团队支持我市茶产业发展的机遇,促进我市茶产业科技创新。整合农业、科技等部门力量,抓好绿色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技术、精深加工技术、贮藏保质技术、安全性评价技术、新产品开发及加工工艺创新和新机械研发等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加快形成郴茶产业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健全完善“生产经营主体+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的科研机制,围绕郴茶保健功能、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茶叶精深加工等重大技术开展创新协作攻关和关键技术推广,研发应用高效率的夏秋茶加工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提升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茶业研究室作用,给予该所在品种选育、产品研发、加工标准、生化分析、技术传播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使茶企、茶农在科技指导下少走弯路,减少损失,规避风险。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茶行业协会、茶经营企业、茶专业合作社等茶叶生产主体和组织的作用,建立市、县、乡、村相互配套、服务形式多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三是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畜沼茶”循环模式及有机肥替代、肥水一体化、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建立茶园投入品负面清单。围绕茶园整地、茶树修剪、病虫防治、大宗茶机采等环节引进推广机具及配套技术,推广农机农艺融合、生态环保高效的技术模式。

(四)致力延链增值,推动郴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郴州茶产业已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向生态、旅游、健康、休闲、生物产业等方向发展,正在形成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郴州是湖南省由脱贫攻坚迈入全面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茶叶+旅游”、“茶叶+脱贫·振兴”“茶叶+文化”深度融合,既具发展优势,又有发展潜力,必将效益倍增。针对郴茶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应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条件、不同季节,充分利用鲜叶资源,生产各品类茶。在开发名优绿茶、品牌红茶的同时,生产白茶、黑茶、青茶。既要有名茶好茶,也要开发大众茶。茶叶的消费需求和格局正在由传统的泡饮方式向优质、新型、方便和保健的方式转变,茶企应加快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加工工艺创新,开发方便、经济的茶叶新产品,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药品、茶保健品、茶用品等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和服务三产紧密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并建设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三位一体的产业链。二是推进茶旅深度结合。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茶旅结合成为拉动茶叶消费的新卖点。我市茶园皆处在青山绿水之间、风景优美之地,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要以旅游为龙头,以茶文化为主线,开发采茶、做茶、品茶、购茶及观茶艺、学茶艺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发展格局。打造茶旅融合品牌,支持茶叶主产县市区打造茶旅精品线路、茶旅精品园区,建设茶文旅特色乡(镇)、村,打造民宿、避暑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开设亲子式茶旅、游学式茶旅、探险式茶旅,结合宗教文化开展修行茶旅,推动景区茶区、茶旅品牌、茶旅文化、茶旅康养一体化发展,实现茶旅深度融合。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积极推销茶叶采摘旅游路线,开展一日游等活动,开发茶为原料或主题的旅游消费品。举办与茶文化旅游有关的大型咨询活动,让市民和游客积极参与。建立郴州茶旅电商网络大平台,为企业、茶人、茶旅爱好者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推进茶文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郴州历史名茶多、茶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将茶产业发展与区域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加强对我市茶文化的系统研究;继续搜集整理茶史、茶俗、茶艺、茶歌和我市历史文化名人的茶事逸闻等茶文化素材,丰富茶文化内涵;开展茶文化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茶艺表演、斗茶会、春茶品鉴会等节庆活动,努力提高茶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茶文化对外交流传播,提升郴茶文化影响力,着力打造茶文化高地。支持出版系列茶文化书籍或专著,讲好郴茶故事。

三、高效落实,为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机制保障

实践证明,推进郴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并落实长效保障机制,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有效激发郴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促进茶产业科学发展、协同发展的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茶业的有机衔接中担负领导之责,应当因地制宜,清醒认识本地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目标,科学引导小农户生产同现代茶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建立科学务实的茶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按照市场规律,稳妥地把保护茶农利益机制融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共赢链条中,大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联结起以龙头茶企带动、政府政策扶持、社会服务组织助力的发展共同体,营造共创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针对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机制建设存在的短扳和不足,建议市委、市政府推动强化落实以下“五大长效机制”:

(一)强化落实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市县两级应把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放在全局和战略的位置,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郴州市百亿茶产业暨“郴州福茶”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郴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挂帅,明确牵头部门,产业主抓部门和配合协调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全市茶产业发展。县市区党委、政府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将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来抓。二是出台专门文件。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郴州百亿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导性文件,强化对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同时拿出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县市区任务,落实部门责任,指导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建立市级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合力协调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充分调动县市区层层抓茶产业振兴发展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行动有力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落实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机制。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在投入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方面,参照湘西、益阳、长沙、株洲、怀化、衡阳、邵阳、岳阳、常德的做法,建议我市财政安排茶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品牌宣传推广资金每年增加到2000万元。县市区财政相应逐年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为茶企、茶农产品销售开辟绿色通道,解决茶企、茶农办证难,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以巩固郴茶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加大要素保障。加大茶产业发展用地、项目资金、金融保险等要素支持力度。加大上级茶产业发展项目争取力度,统筹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茶产业发展,形成稳定投入机制。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良种繁育基地、茶树良种补贴、基础配套设施、标准茶园创建和龙头企业品牌培育、科研推广和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环节。持续改善生产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探索金融保险支持茶产业发展新方式,创新金融产品,稳步扩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覆盖范围,完善信贷投放机制和融资担保机制。各县市区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生产要素向茶产业聚集配置,鼓励有实力的茶叶合作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等土地流转方式,实现茶叶规模化开发,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三)强化落实社会化服务机制。在全面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应重点发挥茶行业协会作用和加强茶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发挥茶行业协会的作用。郴州市茶叶协会于2014年成立以来,在郴茶产业发展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加快推进郴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市茶协应继续发挥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品牌打造、茶类结构调整、技术指导、调查研究、节会组织、技术培训、文化挖掘、品质提升等方面为郴州茶产业发展进一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协会工作因体制不顺,经费无来源,面临极度困难状态。建议市委、市政府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协会工作,将市茶叶协会开展工作经费采取承接政府产业服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给予解决,使协会更好的为发展郴州百亿茶产业提供有效服务。二是加强茶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院地、校地合作,通过在职深造、人才交流、工作实践等形式,培养一批在市内发挥领军作用、在省内居于领先水平、能够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的茶行业专家。大力实施茶企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职业技能提升工程、茶叶从业人员培训工程,强化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三大队伍的培训培养,尤其要培养一批种茶科技户、炒茶制茶能手。积极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员(师)的培训认证工作,大力引进茶叶种植、加工、营销高层次人才,为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拓展创新创业阵地,建议市人社部门积极支持市茶协组织创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小微企业创业者搭建制度化、智能化服务平台并提供政策支持。市县茶协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郴茶品牌产品质量评比、加工技能创新、制茶工匠竞赛、评茶茶艺培训等活动,服务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专业人才。

(四)强化落实市场监管和行业监管机制。一是加强茶产业综合执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劝阻农药进茶园,对违法违规销售化学农药一律予以没收。加强企业生产法律约束,对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短斤少两等各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加大茶叶原产地产品保护力度,宣传好、使用好、管理好、保护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严厉打击侵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原产地保护标记使用权的行为,切实保护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二是加强行业监管。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健全茶叶质量监督监控体系和茶叶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可追溯;规范和引导土地流转,完善巩固茶企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加大对郴茶产品的保护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打击假冒伪劣,维护郴茶产业发展的正常秩序。建立健全茶叶检测中心,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市县两级茶业协会应加强对公共品牌的使用和管理。

(五)强化落实督促考核和跟踪考评机制。一是建立完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市县两级建立健全季统计、督查和年底考核制度,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区市县和市直部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考核评估,强力推进郴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建议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将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产业项目进行督查调度,考核评估。市农业农村局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通报;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抓好任务落实。县市区也应建立健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建立完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惩激励机制。建议市委、市政府对当年茶产业产值、增速在省市靠前,茶叶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县市区给予重点支持;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适时对为郴茶产业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尤其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贡献突出的茶企业、茶馆(楼)、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应给予表彰奖励。

(作者黄孝健系郴州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中共郴州市委原正厅级巡视员、郴州市茶业协会创会会长、湖南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专家;罗海运系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湖南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新形象新活力,润元昌秋季广州茶博会你一定要来:名品盛宴,惊喜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毛茶价格下跌为哪般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